外媒聚焦二十大闭幕:擘画中国未来发展蓝图 ******
中新网10月22日电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国际舆论对此高度关注,表示中共二十大擘画中国未来发展蓝图,为今后发展指明道路,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并评论称中国一定能实现奋斗目标。
外媒高度关注二十大闭幕会
随着二十大胜利闭幕,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韩联社、日本广播协会(NHK)、越通社、半岛电视台等多家外媒纷纷进行报道。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塔斯社等多家俄罗斯媒体关注到,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已经选举产生。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布多篇文章对二十大闭幕会进行报道,并对日程安排和闭幕会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拉丁美洲通讯社在题为《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大会闭幕》的报道中指出,过去一周,代表们就过去五年的管理、成就和挑战,以及修改党章工作进行了讨论。
古巴《格拉玛报》在对二十大闭幕会进行报道时评论称,中国将以自身发展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十大擘画中国未来发展蓝图
国际舆论认为,中共二十大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擘画中国未来发展蓝图。
美联社报道称,二十大为中国未来五年设定议程。二十大报告彰显中国面对国内外挑战坚持当前道路的决心。
越通社认为,在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二十大极为重要。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日巴基斯坦》则观察到,报告阐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巴基斯坦观察家报》援引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盟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的话称,中共二十大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指明道路。
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中巴研究中心研究员穆罕默德·费萨尔认为,二十大报告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国将在“塑造周边地区和平与稳定框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委内瑞拉南方电视台在对中共二十大的报道中,特地提到了到2035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并评论称中国一定能实现其奋斗目标。
外国工商界人士评价中国防疫政策:利好经贸人文往来的重要一步******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题:外国工商界人士评价中国防疫政策:利好经贸人文往来的重要一步 中新社记者 李纯 黄钰钦 “我认为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向前迈出重要一步。”谈及近期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经历的重要调整,来自南非的普盛华昌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监雅克·德·沃斯(Jacques De Vos)10日在北京如是评价。 1月10日,北京,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在华外国工商界代表出席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与会各方代表对中国疫情防控的成效表示了肯定,认为中国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当天,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在华外国工商界代表出席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与会各方代表对中国疫情防控的成效表示了肯定,认为中国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我认为中国政府在危机面前的规划和管理非常出色,尤其是对新冠疫情的处置。”沃斯表示,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但新冠死亡率处于全球最低水平,中国的抗疫经验和治理能力值得学习借鉴。 近期,中国防疫政策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完善,包括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进一步优化措施,实施“乙类乙管”,发布新版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等。中国法国工商会副主席皮埃尔·米罗什尼科夫(Pierre Mirochnikoff)认为,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制定不应该出于政治性考虑,而是要像中国这样基于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科学研判。 这样的调整对于中外经贸往来无疑是巨大利好。米罗什尼科夫说,中法商会的很多会员是中小企业,疫情期间面临现金流吃紧的局面,现在终于有了起色。随着政策进一步优化,这样的局面也将逐步得到缓解。他也希望中国能够采取更多签证便利化等鼓励措施,将更多对外投资的目光投向中小企业。 沃斯也表示,曾在疫情期间受阻的海运问题已经趋于正常,企业工厂也恢复了生产运营。中国防疫政策的变化是积极、正面的。 “中国这次防疫政策的调整,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有一个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墨西哥商会公共事务总监鲁海表示,去年12月中国防疫措施进一步调整,加上今年1月开始对出入境政策进行优化,这为所有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提供了许多便利。“我们预计会在今年的二季度开始有一个逐步的复苏。” 同样迎来复苏的还有人文交流。鲁海说,新冠疫情开始前,墨西哥是唯一与中国有直飞航线的拉美国家,2019年墨西哥接待中国游客超过10万人次。“我们也预计,从今年的二季度开始到下半年,中国和墨西哥乃至其他拉美国家之间的旅游文化往来也会进一步复苏。” 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后,跨境人员流动性将快速释放,极大促进人文交流、商务往来,更为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医疗等多领域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以色列商会会长悠福(Yuval Ben Sadeh)还记得,疫情发生之初,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就扭转了物资紧缺局面,转而向诸多国家提供物资援助,令人赞叹。这也表明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应当通力合作、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 他指出,考虑到人口、国情、医疗体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各国采取的疫情应对措施往往不同,但这并不妨碍各方沟通交流,共同研究以何种形式展开合作,包括分享信息、充分尊重对方举措、进行合理合作等。“不仅把合作的目光放在常规领域,更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来应对像新冠疫情这样的公共健康危机。” “当前,全世界应该像同一战队一般团结协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米罗什尼科夫也认为,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才是发展之道。未来,欧中之间还将进一步深化理解、加强合作。“这是个携手共进的时代,是共谋经济成长的时代,是以和平、和谐促进关系发展的时代。”(完)
|